-
【2022年福建招商】福建省新基建布局:数据中心与 5G 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
福建省新基建布局:数据中心与 5G 助力 “双碳” 目标 一、政策框架:构建绿色新基建体系 福建省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,由省发改委、省委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《福建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明确以数据中心、5G 为重点,打造绿色低碳、智能高效的新基建格局。 二、量化目标:能效提升与规模扩张并重 《方案》提出 “十四五” 期间的具体目标: 规模指标:到 2025 年底,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 15 万个,5G 基站数达 12 万个以上,实现设区市城区、县城及重点乡镇 5G 网络全覆盖。 能效指标: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(PUE)普遍不超过 1.5,新建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 PUE 不高于 1.3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;5G 基站能效提升 20% 以上,单位流量功耗降低 30%。 三、实施路径:分类施策与技术创新 数据中心建设:引导数据中心向福州、厦门等枢纽节点集聚,鼓励利用旧厂房、闲置土地等建设绿色数据中心。例如,福州滨海新城规划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,采用 “光伏 + 储能 + 数据中心” 模式,实现清洁能源供电。 5G 网络优化:推进 5G 基站共建共享,推广 “智慧灯杆” 等多功能一体化设施,减少重复建设。2022 年计划新建 5G 基站 2 万个,重点向工业园区、农业基地等场景延伸。 技术创新应用:支持企业开展液冷技术、分布式储能等绿色节能技术研发,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贴。某通信企业研发的 “基站智能节电系统”,可使单个基站年耗电量降低 15%,已在全省推广应用。 四、产业带动:“一业带百业” 效应显现 新基建的绿色发展,将带动节能技术、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发展。预计到 2025 年,全省数据中心和 5G 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超 2000 亿元。省发改委负责人表示,新基建不仅是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的重要抓手,更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举措,将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。
2022-05-12
-
【2022年连城县招商】连城:红色圣地的产业转型之路
连城:红色圣地的产业转型之路 一、红色历史底蕴:传承 “红旗不倒” 精神 连城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,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。“新泉整训” 奠定了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基础,松毛岭阻击战为中央红军长征赢得宝贵时间,全县有 1 万多名子弟参加革命。这些红色历史成为连城发展的精神动力,近年来,连城县依托红色资源,打造 “红色旅游 + 乡村振兴” 融合发展模式。 二、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:聚焦三大主导产业 连城县以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,全力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集聚区,重点发展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文旅康养三大主导产业: 新材料产业:依托资源优势,发展稀土深加工、新型建材等产业,引进稀土永磁材料生产企业,延长产业链条。 电子信息产业: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,吸引触控屏、智能终端等企业入驻,2021 年园区产值同比增长 25%。 文旅康养产业:整合冠豸山、石门湖等生态资源,推出 “红色研学 + 生态旅游” 产品,2021 年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,旅游收入增长 18%。 三、政策扶持与项目带动:激活发展动能 连城县出台《产业发展扶持办法》,对新引进的规上工业企业给予最高 200 万元奖励,对文旅项目给予贷款贴息等支持。2022 年一季度,全县新签约项目 12 个,总投资超 50 亿元,其中新材料产业项目占 6 个。同时,加快推进冠豸山机场扩建、高速公路连接线等基础设施项目,提升区域发展承载力。 四、未来展望: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 连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弘扬红色精神,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计划到 2025 年,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百亿,文旅康养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支柱,实现从 “红色圣地” 到 “产业新城” 的华丽转身。
2022-05-12
-
【2022年福建招商】福建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:七大行业能效提升行动
福建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:七大行业能效提升行动 一、政策目标:2025 年能效全面达标 福建省四部门联合出台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实施方案》,明确到 2025 年,钢铁、电解铝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炼油、乙烯、合成氨等七大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企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,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超 30%,推动全省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4%。 二、实施路径:清单管理与分类改造 建立能效清单:对全省重点企业开展能效诊断,建立 “一企一档” 能效清单,明确改造目标和时限。2022 年一季度,已完成 300 家企业的能效测试,发现节能潜力点超 500 个。 分类推进改造: 拟建项目:严格执行能效准入标准,新建钢铁项目能效须达到标杆水平,否则不予审批。 在建项目:对未达标的在建项目,要求限期整改,某炼油项目通过优化工艺设计,能效指标提前达到基准水平。 存量项目:实施 “节能技改三年行动计划”,对完成改造并达标的企业,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。某水泥企业通过余热回收改造,年节约标煤 2 万吨,获得补贴 300 万元。 三、技术支撑:推广先进节能技术 福建省发布《节能降碳技术推广目录》,重点推广高炉富氢冶炼、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等 30 项技术。省工信厅组织开展 “节能技术进企业” 活动,累计举办技术对接会 20 场,促成合作项目 80 个。某电解铝企业采用新型阳极技术,单位产品能耗降低 8%,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。 四、保障措施:政策激励与监督考核 建立节能降碳 “领跑者” 制度,对能效领先的企业给予绿色信贷、用能指标倾斜等奖励。同时,将节能降碳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,对未达标的地区实行问责。省生态环境厅表示,将加强执法检查,对能效不达标的企业依法实施限期治理,确保改造任务落地见效。
2022-05-09
-
【2022年罗源县招商】罗源 “双龙抱珠” 产业格局:一季度考评全省第一的背后
罗源 “双龙抱珠” 产业格局:一季度考评全省第一的背后 一、考评佳绩:产业项目驱动经济跃升 2022 年一季度,罗源县在福建省 “五个一批” 项目正向激励考评中位列全省第一,主要经济指标中建筑业增加值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固投等 3 项排名福州市第一,实现 “开门红”。这一成绩得益于罗源县聚焦钢铁、新能源产业,打造 “双龙抱珠” 发展格局。 二、钢铁产业升级:绿色不锈钢集群加速形成 罗源县以宝钢德盛不锈钢为龙头,推动绿色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。通过引入先进生产工艺,宝钢德盛实现不锈钢产能突破 300 万吨,年产值超 200 亿元。同时,吸引甬金金属、宏旺不锈钢等配套企业落户,形成从炼钢、轧钢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。2022 年一季度,不锈钢产业产值同比增长 25%,成为县域经济的 “主龙”。 三、新能源产业崛起:“珍珠” 项目补链强链 罗源县将新能源作为第二增长极,围绕宁德时代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,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、锂电池材料等项目。2022 年一季度,签约的某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,总投资 50 亿元,建成后将为宁德时代提供配套;开工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生产项目,预计年产能达 50 万台,产值超 30 亿元。这些项目如 “珍珠” 般镶嵌在新能源产业链上,推动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迈进。 四、服务保障:“三提三效” 行动赋能发展 罗源县以 “提高效率、提升效能、提增效益” 行动为抓手,建立项目 “全程代办” 机制,为企业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。例如,某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 45 天,刷新了项目落地速度。同时,加强要素保障,一季度为企业解决用地指标 2000 亩、融资需求 30 亿元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
2022-05-09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